铁琴铜剑楼 “铁琴铜剑楼”是常熟古里镇上的瞿氏藏书楼。古里瞿氏藏书,始自清乾嘉时的瞿绍基。瞿绍基(1772~1836),字厚培,号荫棠。乾隆贡生。他一生不吝重值,收集遗书,筑“恬裕斋”以藏。其子镛(1794~1846),字子雍,道光贡生,继承先志,搜罗不懈,先后得到“稽瑞楼”、“爱日精庐”及“艺芸书舍”等诸家藏书楼流散的宋元善本,积10余万卷。瞿镛又喜收金石文字和古器陶瓷等,曾收得铁琴和铜剑各一,尤为珍爱。瞿镛编有《恬裕斋藏书目录》。光绪改元后避讳更名“敦裕堂”,至嘉庆时以“铁琴铜剑楼”名称藏书处。 瞿镛子秉渊(字敬之)、秉清(字浚之),也酷爱藏书,珍如拱璧。太平天国革命时期,秉渊兄弟为防战火,择宋、金、元刊本及秘抄本、精校本,汇集千余种,多次分散储藏,并于同治二年(1863年)渡江载赴海门大洪镇,使珍秘本大部分得以保护而未遭大散失。同年五月载书归里,吴隽绘《虹月归来图》,以志庆幸。秉渊昆仲继又延请名流,编摩校勘,补阙纠讹。还增补修订了《铁琴铜剑楼书目》24卷,但未及付梓。 瞿秉清子启甲(1873~1940),字良士,自幼随父辈整理先世遗藏,谨守家学,刊印旧编书目,并影印了《铁琴铜剑楼宋元本书影》。宣统元年,清廷学部奏设图书馆,两江总督端方以京卿官职为诱,命瞿氏以家藏书籍献赠,启甲不为利禄所动,坚辞不允,在乡里父老劝说下,只给端方以旧刊及影写罕见本五十种,后归北京图书馆。瞿启甲对先世旧藏,兢兢业业守护,但他一反旧藏书家秘不示人的习气,提倡书贵流通。他编印的《铁琴铜剑楼宋元本书影》,有宋本161种,金本3种,元本105种;还编了《铁琴铜剑楼丛书》,将宋元善本提供读者阅览。上海商务印书馆辑《四部丛刊》、《续古逸丛书》,瞿启甲为发起人之一,故所收书取自私家藏书者以“铁琴铜剑楼所出最多。” 民国初期,军阀交讧。为避战祸,瞿启甲将书籍转运上海,赁屋珍藏于上海爱文义路(今北京西路)。至抗战前夕,完成了全部迁藏。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常熟时,瞿氏古里乡的老宅及在城区的寓居都遭到敌人蹂躏,而“铁琴铜剑楼”的书籍因及时转移而完好无损。 新中国成立后,瞿启甲三个儿子济苍、旭初、凤起,秉承先人遗志,把藏书献给国家,宋元明善本书籍均归入北京图书馆。一部分书籍归于常熟市图书馆,使“铁琴铜剑楼”历五代之藏书,得到国家的妥善保护,至今仍为读者利用。该楼现已列为常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