绛云楼 “绛云楼”系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钱谦益的藏书楼。钱谦益(1582~1664),字受之,号牧斋。明万历庚戌以第三人及第,授翰林院编修。崇祯间官至礼部右侍郎。后曾任清礼部右侍郎。钱嗜书成癖,所藏多宋、元刻本。为寻求珍本,常不辞辛劳奔走,不惜重金购买。他获悉宋刻本《两汉书》原为藏书家王弇州以1座庄园换取,后散落民间,即刻意访求,费了几年功夫,并以1200金高价购下。又为求得《高诱注战国策》,曾悬金收购,直到天启年间,终为发现,即以“二十千购之”。他又曾以贵重的古彝、宣德炉各一强易《祝枝山书格古论卷》。因所藏宋刻《微之集》抄本、翻刻本,均有缺字,遂长期访求异本,至清初,终于得到元刻残本,于是手自校雠,加以补齐,使残缺400年的珍本,得以复原。他不惜重资,购古本,尽得刘子威、钱功父、杨五川、赵汝师四家散出之书。人称其家门口“书贾奔赴,捆载无虚日,用自所积充牣,几埒内府”。中年构拂水山庄,凿壁为架以藏书,后又构“绛云楼”于虞山东麓,与河东君柳如是日夕吟咏其中,并整理分类编目。积书“大椟七十有三”,“至三千九百余部”。钱氏虽晚年不得志,仍自称:“吾晚而贫,书则可云富矣!”清顺治七年(1650)十月,“绛云楼”失火,宋刻孤本,大多被毁,论者叹“绛云一炬,实为江左图书之厄”。此后,钱整理残留图书,仍继续斥资收藏。所编《绛云楼书目》共有73类目,其中地志类、天主教类是他首创之类目。目录中对于版本情况亦多有记载。他还写有大量的题跋,迄今传世的有260篇,为古文献的研究整理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线索。钱谦益殁后,所遗之书均归钱曾。
|